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场所区域划分

作者:森恩防爆    来源:森恩防爆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7-03 15:08    浏览量:
一.危险场所区域划分
 
根据爆炸性气体环境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把
 
危险场所分为以下区域:
 
1.0区:爆炸性气体环境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;
 
2.1区:在正常运行时,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场所;
 
3.  2区:在正常运行时,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,如果出现也是偶尔发生并且仅是短时间存在的场所。
 
 
二.天然气(甲烷)爆炸的条件
 
常见可燃气体爆炸极限见下表:
 
可燃气体名称    爆炸下限LEL(%)   爆炸上限UEL(%)        着火点(℃)
甲烷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5%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15%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≈540℃
乙烷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3%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15%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≈472℃
丙烷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.1%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9.5%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≈450℃
异丁烷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1.8%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8.4%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≈460℃
液化石油气             1.5%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9.5%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426℃~537℃
 
天然气(甲烷)发生爆炸的前提条件有三点:
 
1、天然气(甲烷)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气体,甲烷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内:5%(LEL)—15%(UEL);
2、可燃气体在相对封闭或者通风不畅的区域;
3、区域内有点燃源
 
三.爆炸性气体环境下安全原理
 
储存、输配天然气的成套设备,在设计、操作和维护过程中(无论是在正常运行条件或其他条件下),
应使天然气释放和形成的危险场所范围都保持最小,同时考虑释放频度,持续时间和数量。
 
在可能存在有爆炸性气体环境的情况下,应采取下列措施:
 
1.)消除点燃源周围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可能性;
 
2.)消除点燃源。
 
遇到紧急情况时,应依靠隔离不合适的电气设备、抑制泄漏等措施,如果可能 ,应采取辅助的紧急通风措施;
如果不可能,应选择并准备一些预防措施,即工艺设备(例如选用隔爆型、本安型设备等)、系统和程序
(例如SIS系统等)使a)和 b)共同存在的可能性减小到允许的程度。
上一篇:防爆灯小知识

相关新闻推荐

关注官方微信

浙江森恩防爆电器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18004043号-15